IODP 349航次后会议在上海召开

  • IODP 349航次后会议在上海召开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新闻报道
摘要

        新十年科学大洋钻探的首个航次——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 349航次于2014年春在我国南海执行,该航次由中国科学家设计和领导,通过深海钻井揭示南海海盆形成的过程,为研究边缘海构造和环境的变化规律、为南海深水油气等资源勘探,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料。航次结束一年半以来,参与航次后研究的科学家围绕航次科学目标,开展多学科联合攻关,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为了及时交流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下一步的研究和合作,IODP 349航次第2次航次后会议于2015年9月28-30日在上海召开。来自8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名科学家和研究生参加了会议。

        新十年科学大洋钻探的首个航次——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 349航次于2014年春在我国南海执行,该航次由中国科学家设计和领导,通过深海钻井揭示南海海盆形成的过程,为研究边缘海构造和环境的变化规律、为南海深水油气等资源勘探,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料。航次结束一年半以来,参与航次后研究的科学家围绕航次科学目标,开展多学科联合攻关,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为了及时交流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下一步的研究和合作,IODP 349航次第2次航次后会议于2015年9月28-30日在上海召开。来自8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名科学家和研究生参加了会议。

IODP 349航次后会议在上海召开

IODP 349航次后会议合影

        会议由中国IODP办公室和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同济大学赵西西教授负责会议的组织工作。会议以大会报告,小组分会场讨论和展板交流等形式进行。会议伊始,航次项目经理首先介绍了本次会议的目的,并强调了多学科交叉合作的重要性,航次首席科学家回顾了航次结束以来的主要成果及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和合作计划。随后,所有上船科学家逐一汇报了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生物地层学、岩石地层学、火成岩及蚀变、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古地磁学、岩石物性、微生物学等所有船上相关学科全面报告了航次后研究中的最新进展。

        在全面汇报的基础上,会议聚焦于航次的几个关键科学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例如:深海浊流与红层;玄武岩与火山碎屑岩的年龄、岩浆来源及壳幔演化;大洋中脊过程:扩张后火山活动、洋脊跃迁等。通过这样的集中讨论,充分交流了最新研究成果,有利于多学科联合攻关,破解航次的科学难题。此次会议还专门讨论了将于2017年在南海执行的IODP 367、368航次的科学目标、钻探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