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由欧-日国际大洋钻探计划3(International Ocean Drilling Program³, IODP³)和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International Continental Scientific Drilling Program, ICDP)联合资助的“麦哲伦”系列建议书研讨会(Magellan3 Workshop Series)近期将聚焦三个不同主题开展。这些研讨会是深入国际前沿研究、参与重大国际合作钻探建议书设计的宝贵机会,特此鼓励我国相关领域科学家积极申请。三场建议书研讨会详细信息介绍如下。
“撞击坑演化与地球环境影响(i-CREATE)”研讨会

超高速撞击是太阳系中最关键的行星尺度过程之一,撞击能从根本上改变行星地壳的物理性质,不仅会造成区域乃至全球性重大灾害,也有可能塑造出宜居环境。
为推动对地球撞击坑的深入研究,IODP3和大洋钻探美国科学支撑计划( U.S. Science Support Program,USSSP)定于2026年4月27日至29日在英国爱丁堡赫瑞-瓦特大学Riccaton校区联合举办“撞击坑演化与地球环境后果(i-CREATE)”研讨会。会议旨在汇聚全球学者,检验撞击成坑过程的基础物理学原理,并探讨撞击事件对地球环境产生的深远后果,以构思新的大洋钻探建议书。会议将于2026年4月29日至5月1日组织前往苏格兰西北高地,进行实地考察Stac Fada Member撞击溅射层沉积。
参与方式与注意事项
1. 申请方式:有意参与者请将申请材料(个人简历(限2页)和一份简短陈述,阐明参与动机及可能贡献)发送至以下联系人邮箱:Uisdean Nicholson 博士 (u.nicholson@hw.ac.uk);Sean Gulick教授 (sean@ig.utexas.edu)。
2. 申请截止日期:请于2025年12月19日前提交申请,以便组委会评审。因研讨会限定45人,建议尽早联系。
“冷却而年轻的洋壳:基于大西洋洋中脊翼部布设长期观测站的微生物过程研究”研讨会
为推动洋壳深部生物观测系统建设,“冷却而年轻的洋壳:基于大西洋洋中脊翼部布设长期观测站的微生物过程研究”研讨会将于2026年3月11日至13日在德国不莱梅大学MARUM研究中心召开。会议聚焦在年轻冷洋壳中布设海底观测站这一前沿科学主题,旨在通过长期观测研究洋壳内部的微生物活动与地球化学过程。会议核心目标包括:1. 凝聚深部生物圈-洋壳研究领域的科学群体;2. 规划设计专用于在年轻冷洋壳中进行微生物与地球化学研究的海底观测站建设方案;3. 确定最优的观测站布设位置;4. 探讨实现预期科学目标所需的技术与实验方法;5. 起草并制定一份提交至IODP³的任务平台计划提案。
参与方式与注意事项
1. 申请方式:有意参与者请直接联系研讨会联系人,咨询具体申请流程与材料要求。主要联系人:德国不莱梅大学Florence Schubotz博士(fschubotz@marum.de); 德国阿尔弗雷德·魏格纳研究所Elmar Albers博士(e.albers@uni-bremen.de)。
2. 优先支持:会议特别鼓励早期科研人员(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等)申请,并在旅费资助方面予以优先考虑。
3. 注意事项:鉴于会议涉及IODP³提案的制定,建议具备深部生物圈、海洋地球化学、海底观测技术或相关钻探经验的研究人员积极参与。
“洋中脊零年龄科学钻探前沿探索”研讨会

洋中脊是地球板块构造的关键区域,不断制造着新的洋壳。然而,科学家对这片“零年龄”新洋壳在形成初期的地下真实状态知之甚少。为此,“麦哲伦”系列研讨会计划于2026年1月8日至9日在英国南安普顿正式启动“零年龄钻探”国际研讨会。旨在通过凝聚全球科学家,共同论证并制定一个使用海底钻探技术、在洋中脊钻探“零年龄”洋壳的科学钻探建议,推动洋中脊年轻地壳钻探技术的创新与科学目标的突破。
参与方式与注意事项
1.通过扫描海报中的二维码完成在线注册;注册截止日期:2025年12月5日。注册网址:https://forms.office.com/e/ZhMrHnWNjC?origin=lprLink。
2. 本次会议将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模式,会议规模有限,建议尽早注册;特别鼓励深部地壳研究、洋中脊地质、钻探技术等领域的科研人员参与;早期科研人员将获得优先考虑。




